中国钢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大约一半,铁矿石进口量占海运铁矿石总量的三分之二。其中中国2015年铁矿石进口量增长2.2%至9.5272亿吨,创下纪录新高。
与此同时,中国铁矿石进口来源地日益集中,去年中国从澳大利亚、巴西进口铁矿石的比重达84.2%,从其他地区进口比重则下降至15.8%;且我国铁矿石主要是从矿业三大巨头: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处进口,虽我国进口量巨大,但是却话语权微弱,甚至频频被“下绊子”!
一、力拓中铝分手,必和必拓“功不可没”
1、力拓毁约
力拓集团董事会撤销对2009年2月12日宣布的195亿美元交易的推荐,并将依据双方签署的合作与执行协议向中铝支付1.95亿美元的“分手费”。
绕了一个大圈,力拓还是拒绝了中铝的一番好意,并“大度地”支付了1.95亿美元的“分手费”,给人真有点峰回路转的感觉,之前国民都认定这事肯定行了,但没想到,有点被“偷袭”的感觉。个中原因很难说明白,但如果我们从阴谋论加经济学的角度来挖掘一下思路,就有点毛骨悚然了。
2、必和必拓“阴谋论”
澳大利亚《悉尼晨报》曾有一篇文章中爆料说,这笔交易最终被否决,是因为全球第三大矿业公司英澳必和必拓公司在背后捣鬼。报道中援引澳大利亚前财政部官员Stephen Joske的话:必和必拓组织了一个阵容强大的游说集团促使政府否决这笔交易,其游说邮件几乎发给了澳大利亚政府所有部门。同时,包括必和必拓首席执行官Don Argus等在内的多名公司高管,都曾与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和国库部长斯万私下进行过“密切接触”。
力拓在最后一刻毁约了,反倒与必和必拓合资经营双方在皮尔巴拉地区的铁矿石业务,组成了一个无以匹敌的铁矿石巨头。而这也正是中国去年反对必和必拓向力拓发出的收购要约时所担心的。
二、间谍、贿赂齐上阵,两大巨头不省油
1、力拓“间谍门”
2009年,力拓铁矿石部门中国业务负责人胡士泰(澳大利亚籍)及另外三名国内员工在铁矿石价格谈判期间,通过拉拢收买中国钢铁生产单位内部人员,为境外刺探窃取中国的国家机密,被中国有关部门拘捕。
力拓为了摸清中国方面的底牌,公关工作做得“超级漂亮”,又组团,又请歌星。这让人不得不联想起,之前,中钢协曾非常强硬的表态,33%的降幅绝对不可能!
现在看来,力拓那时听到这样的声明肯定在偷偷笑,它们差点笑着说出来:“你继续装呗,底牌我都看到了,我就看你还忍到什么时候。”
结果,“间谍门”被查了。
从力拓电脑中起获的我国钢铁行业大量情报数据及其对国家经济安全和利益造成的巨大损害事实明摆着——这些涉案的经济间谍6年来拉拢收买、刺探情报、各个击破、巧取豪夺,迫使中国钢企在近乎讹诈的进口铁矿石价格上多付出7000多亿元人民币的沉重代价,相当于全国钢铁行业同期利润总和的一倍多!
它意味着中国给这些经济间谍的雇主无偿赠送了1000多亿美元,约占澳大利亚10%的GDP!它还造成了我国经济支柱产业钢铁业屡创新高的全行业亏损的严重后果!
2、必和必拓“行贿”丑闻
除此之外,让必和必拓也曾饱受“行贿”丑闻的困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曾对必和必拓涉嫌行贿行为的调查进行继续。
据悉,其中包括必和必拓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作为赞助商所进行的招待活动。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必和必拓邀请了众多中国钢铁企业客户观看比赛并入住高级酒店,这其中包括与必和必拓进行铁矿石价格谈判的中国钢铁企业。
三、倒逼中国阴谋论
为了颠覆这种被中国认为是矿业巨头的不合理的权力,中方谈判代表改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钢协很早就明确表示,为了反映市场变化对钢铁生产厂家造成的损失,今年的价格应该有一个40%的降幅。然而这场艰苦持久的交易战拖过了一连串的最终期限,直到日韩先于中国与矿头敲定一个降幅33%的首发价。
在2009年,两拓居然撇开中国,把主要精力转向了与日本和韩国进行谈判,目的非常明显:希望利用“首发价格”倒逼中国被迫进行跟随。更为重要的是,现货矿价格连创新高令两拓要价空间不断扩大。
从2008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尽管中方数次在公开场合声明不会接受新日铁和力拓达成的降幅35%的首发价格,但是实际上各个钢厂已经默认了这一价格,协议矿结算价都是按照该价格进行的。既然实际上可以达到让中方妥协的效果,矿山自然愿意绕开中方,先和日韩进行谈判。
很久以前,我们以为要走出去,缺的是钱,现在我们有钱了,才发现,还是被耍了。有钱了,只能说,我们“硬件”上够格了,还有“软件”上呢?
矿业巨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国际资源“大买家”的身份可不是“吹”出来的!
(部分内容来源于:21CN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