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三条著名铜矿带成因一致

发布时间:2015-09-09 10:31:40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曲晓明研究员带领的团队最新研究发现,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铜矿床都是在碰撞后造山阶段形成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青藏高原上的三条铜矿带都形成于碰撞后造山环境,这一事实决定了青藏高原不仅是研究全球大陆动力学的天然实验室,而且是地球上碰撞后铜矿床的“摇篮”。
  西藏班公湖—怒江铜矿带由于地处藏北高原,位于藏北高原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上,夹持于冈底斯地块和羌塘地块之间,横贯青藏高原东西向延伸长达2000多公里,是继藏东的玉龙斑岩铜矿带和藏南的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之后,近年来在青藏高原上发现的第三条铜矿带。
  该铜矿带基础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并且由于缝合带本身构造演化历史复杂,使得人们对西藏班公湖—怒江铜矿带的成因认识还存在较大争议,争议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该铜矿带是形成于洋壳俯冲阶段还是形成于陆—陆碰撞阶段。目前成矿带上的矿产勘查工作主要集中在西段改则至革吉一带,在多龙矿集区已探获铜金属量接近2000万吨、金300余吨,达到超大型矿床规模。然而,在成矿带中、东部广大地区,虽然已发现了一大批矿床和矿点,但地质找矿工作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这种状况与该成矿带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不符。
  与前人从运动学物理角度定义的碰撞造山过程不同,该团队从化学角度出发,既从洋盆闭合后俯冲到造山带深部的板片组分(流体和熔体)逐渐消耗过程,来定义和理解碰撞后岩浆作用及其相关的铜矿床,为碰撞后成矿作用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视野。研究从缝合带构造演化历史入手,结合沉积岩岩相学、火成岩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等多方面成果,查明班公湖—怒江中特提斯洋盆的闭合时间为早白垩世初(140Ma~130Ma之间),而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上不同类型铜矿床的成矿时代集中在120Ma~90Ma之间约30Ma间隔内,从而得出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上的铜矿床都形成于碰撞后造山环境的结论。
  研究指出,与前两条斑岩铜矿带不同,班公湖—怒江铜矿带的铜矿床类型具有多样性,包括:多龙—雄梅斑岩型铜金矿床、尕尔穷—嘎拉勒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拨拉扎斑岩型铜钼矿床、舍索矽卡岩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矿床类型的多样性与同样类型多变的碰撞后岩浆作用相一致。班公湖—怒江铜矿带与铜矿化有关的侵入岩主要为花岗闪长(斑)岩和石英闪长(玢)岩,在岩石地球化学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Ba、K、Pb),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无不显示出俯冲组分对岩浆生成过程的重要影响。
  除了班公湖—怒江铜矿带外,青藏高原上的另外两条斑岩铜矿带—藏东的玉龙斑岩铜矿带和藏南的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也都是形成于洋盆闭合之后的造山带碰撞后环境。前者与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后的远程构造效应—地壳大规模剪切走滑有关,后者则直接形成于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隆升后的地壳塌陷阶段,因此,青藏高原可以说是地球上碰撞后铜矿床的“摇篮”。
  ■新闻链接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构造演化历史复杂,主要由规模巨大的蛇绿岩套及混杂岩带构成,南北向展布范围最宽达200余公里,因此,一般认为该缝合带是由多条洋内俯冲带复合而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班公湖—怒江中特提斯洋不是一个统一的大洋,很可能包含了多个东西向展布的局限性洋盆。洋盆的打开时间发生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晚期,洋盆开始沿多条俯冲带分别向羌塘地块和拉萨地块之下双向俯冲。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除了形成斑岩型和矽卡岩型铜金(多金属)矿床外,还伴生铁、钨、钼、铅锌、锑、银、锡、铟、砷等多种金属矿产,资源潜力巨大,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具找矿潜力的成矿区带。随着地质找矿工作的不断深入,成矿带的资源潜力将进一步显示出来。